用户名:
密码:

《环境保护》杂志社官网

华北
        
东北
    
华东
            
华中
    
华南
    
西南
        
西北
        
当前位置: 首页 > 地方资讯 >

钢铁行业绿色转型升级是一场全方位的绿色革命——2022(第十一届)中国钢铁技术经济高端论坛在线上召开

时间:2022-12-14 15:50来源:未知 点击:
导读:本刊讯 12月10日,由中国金属学会、中国产业基础能力发展战略研究院、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联合主办,中国金属学会冶金技术经济分会、北京金属学会联合承办的2022(第十一届)中国钢...
          本刊讯 12月10日,由中国金属学会、中国产业基础能力发展战略研究院、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联合主办,中国金属学会冶金技术经济分会、北京金属学会联合承办的“2022(第十一届)中国钢铁技术经济高端论坛”在线上成功召开。本届论坛以“科技赋能 卓越运营 钢铁新征程”为主题,紧贴我国钢铁行业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聚焦关乎行业和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热点议题,通过形势剖析、政策解读、经验分享、策略建议等,为行业发展搭建交流合作平台等。
        中国钢铁行业碳排放量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5%左右,是制造业31个门类中碳排放量最大行业。在“双碳”背景下,钢铁工业作为减碳主阵地,如何实现高端化、绿色化业已成为钢铁工业“十四五”时期发展的主旋律。
 
 
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长、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原主席张晓刚
 
         “钢铁工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要依靠科技创新,将‘外延型’经济增长方式转为‘内涵型’增长模式,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长、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原主席张晓刚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钢铁工业在支撑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脊梁作用。亟需加快推进钢铁企业卓越运营体系建设,通过加强成本体系管控,深度挖潜对标,精准靶向提效,激发钢铁企业经营活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中国金属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干勇
 
        中国金属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干勇在主题报告中分享了自己的见解与思考。他指出,我国科技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是增强产业链韧性,以钢铁为代表的基础产业,亟需结构调整,增强产业链韧性。干勇院士同时强调,当前我国钢铁工业在生态环境保护、能源结构调整、技术创新体系等方面仍面临一系列问题,应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着力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推进新型结构材料和氢能应用对于增强我国钢铁行业产业链韧性以及实现“双碳”目标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氢能应用方面应建立低成本、大规模、绿色经济氢体系。”干勇补充道。
中国金属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王新江则表示,我国钢铁行业如能采用短流程工艺,可减少75%的能源,90%的原料消耗,86%的空气污染,40%的用水,97%的采矿废弃物。基于此,应进一步优化钢铁布局,鼓励短流程工艺。“超低排放是推动钢铁行业绿色转型升级,助力国家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举措。钢铁行业绿色转型升级不仅仅是单纯末端治理,更是一场全方位的绿色革命,下一步应突出重点、稳中求进,高标准推进超低排放改造。”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范铁军如是说。
        如何实现“双碳”目标与经济增长目标的双赢?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指出,创新驱动的绿色技术替代和减碳成本下降(下称“碳替减”),是解开减碳与经济增长两难以及实现减碳与经济增长双赢的钥匙。在他看来,减碳类型包括衰退型、增效型、创新型三种,前两者是防御型战略,而后者则是进取型战略。他进一步分析称,创新型“碳替减”是指依托绿色技术替代而相对减少的碳排放,是在减碳的同时实现经济增长,把二者的冲突关系转化为协同关系。增量部分的“碳替减”可以减低全局碳排放强度,存量部分的“碳替减”则可降低全局碳排放总量。“创新型‘碳替减’是实现碳排放“双控”的重要抓手。”刘世锦强调。
         “钢铁行业作为落实碳减排的重要领域,将面临碳排放强度的‘相对约束’,碳排放总量的‘绝对约束’以及‘碳经济’的严峻挑战。”在范铁军看来,碳中和是一项复杂、长期、系统性的工程,不是简单的节能环保问题,而是发展方式的新变革,需要在冶炼技术、生产原料、配套设施等诸多方面对原有生产方式进行革新。“达峰容易、科学达峰不易;中和难、持续中和更难。”他以钢铁行业达峰为例指出,钢铁行业达峰的核心就是要解决发展中的品种结构调整、产业布局调整、工艺流程结构调整、用能结构调整、原燃料结构调整等。最后,范铁军表示,碳中和背景下的钢铁企业需跨区域联动,实现多区或跨区碳中和,逐步与化工、建材、能源、环保、市政设施等产业融合发展。(于宝源)
------分隔线----------------------------
推 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