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生态环境综合执法支队深入贯彻落实《唐山市生态环境系统转作风强服务优环境促发展八条举措》精神,秉持“执法有力度、服务有温度”的工作理念,通过拓展“非现场”执法、规范入企检查、优化企业机制、拓宽互动渠道等多项举措,切实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助力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惠企利民。
一是科技助力,执法效能与企业保障双提升。本着“打扰更少、预防更好”的理念,持续加强科技执法赋能和“非现场”手段拓展运用,依托智慧管控平台优化分析推送规则,建立完善72条分析规则,对企业生产、治理、排放环节实施远程实时监控。通过自动预警和报警功能,对企业可能出现的超标排放等环境违法行为进行提前预警,有效防范企业违法问题产生。2025年以来,平台共向81家企业推送预警报警信息1591条,其中37家企业经提醒后未产生实际超标处置单,实现了从“事后处罚”向“事前预防”的转变。这一举措不仅降低了企业违法风险,还减少了因环境问题导致的停产整改损失,得到企业的高度认可。
二是规范入企,执法透明与企业减负双推进。提高反向约束制约效能,严格规范入企检查行为,印发《唐山市生态环境执法审批管理规定(试行)》等文件,明确执法事项和非执法事项的入企审批流程,为执法人员提供清晰的操作指南。不断完善升级执法APP入企审批功能,从技术层面实现“不审批不能入企”“不扫码不能检查”。2025年,抽查入企检查情况1215人次,未发现不经审批入企和不扫码入企的情形,全市入企检查次数同比减少52.65%。通过规范检查流程、减少检查频次,切实减轻了企业负担,营造了更加宽松的经营环境,为企业集中精力抓生产、谋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是优化机制,企业自治与环境提质双融合。将原有企业“四项机制”优化为“指挥调度、自检自纠、网格化环境管理和自动监控设施运行管理”四项机制,在帮扶过程中全程树立帮扶理念和服务思维,作为落实为企服务“八条措施”的具体工作举措和助力提升企业环境管理水平的工作抓手,有效推动企业自主排查、自主整改,完善环境保护工作机制,顺畅指挥管理体制,提升自主源头防范能力,既减少企业违法隐患,又能为减少入企次数提供有力支撑。2025年以来,通过唐山市生态环境智慧管控平台推送预警数量同比降低63.7%;依托智慧管控平台对涉嫌未落实管控线索进行筛查,启动的2次预警共线上推送线索242条,同比降低45%。
四是拓宽渠道,政策直达与民意畅通双循环。“线上+线下”同步为企业实时答疑解惑,智慧管控平台上线环保法律库,收录国家及地方生态环境法律法规、标准文件、经典案例等159条供企业查询;通过下沉调研、请上来座谈、“双随机”抽查等方式,向企业发放环保政策法规300份并讲解重点条款;开通企业在线提问渠道,实现系统内接收、办理,并严格按照规定时限进行反馈,持续提升智慧管控平台的服务质量,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实助力。
唐山市生态环境综合执法支队将继续坚持以服务企业为核心,进一步优化执法方式,提升服务水平,及时解决企业诉求,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为唐山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生态环境执法力量。(杨茂森 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