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环境保护》杂志社官网

华北
        
东北
    
华东
            
华中
    
华南
    
西南
        
西北
        
当前位置: 首页 > 地方资讯 >

绘就生态陇南新画卷 书写绿色崛起新篇章

时间:2023-12-27 17:15来源:原创 点击:
导读:近年来,甘肃省陇南市围绕打造绿色发展高地、建设甘肃绿色发展典范城市,扎实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系统开展白龙江、白水江和西汉水生态修复,生态...
绘就生态陇南新画卷 书写绿色崛起新篇章
 
■文/张柯兵
     
 
在“讲好生态环保故事”之绿水青山绘陇原媒体陇南行启动仪式座谈会上,陇南市委书记张柯兵详细介绍了陇南绿色崛起的发展之路
 

        近年来,甘肃省陇南市围绕打造绿色发展高地、建设甘肃绿色发展典范城市,扎实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系统开展白龙江、白水江和西汉水生态修复,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稳固筑牢,先后荣获“绿色生态高质量发展十佳城市”“2022乡村振兴绿色实践优秀城市”“202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优秀城市”等荣誉称号。
 
陇南生态资源禀赋优势
 
        陇南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甘陕川交界处,是甘肃省唯一的全境属于长江流域的地区,地处秦巴山区、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三大地形交会区,境内高山峻岭与峡谷盆地错落相间,植被良好,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5.27%,比甘肃省森林覆盖率高33.94个百分点,比全国森林覆盖率高22.23个百分点。大熊猫、金丝猴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300多种野生动物在这里繁衍生息,1300多种树种在这里生长。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珙桐、红豆杉等珍贵树种有60余种,油橄榄、花椒、核桃等的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均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这里分布着各类中药材种质资源2490余种,是我国珍稀濒危动植物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生物物种基因库。陇南境内有大熊猫国家公园1个、国家级湿地公园2个、自然保护区11个、森林公园10个,自然保护地面积占全市土地面积的19.2%。现已探明金属和非金属矿34种,包括亚洲最大的金矿—文县阳山金矿、全国第二大矿体—西成铅锌矿带,以及储量居全国第三的西和崖湾锑矿带。全市铅、锌、金、锑、重晶石的储量均位列全国前十。
 
生态陇南建设举措
 
        近年来,陇南市聚焦高质量发展主线,坚持“生态陇南、绿色崛起”的发展导向,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于2021年11月提出了“三城五地”目标定位,即把陇南建设成为甘肃省绿色发展的典范城市、甘陕川接合部的魅力城市、“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节点城市,打造绿色发展高地、文旅康养胜地、交通物流要地、投资创业洼地、美好生活福地。陇南市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持续改善城乡环境,努力让“天蓝水碧、山青地净”成为常态,让“陇上江南”成色更足。
为深入贯彻2023年7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共甘肃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陇南市委五届七次全会再次重申“大抓生态”,把推动高质量发展重点举措拓展为“四抓四提”,即大抓项目、大抓产业、大抓招商、大抓生态,持续推动特色山地农业提质增效、地域优势工业提级转型、文旅康养产业提档升级、新兴数字产业提速崛起。陇南市委还专门出台《关于大抓生态建设美丽陇南的实施意见》,提出未来一个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明确打好绿色转型整体战、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修复系统战、国土绿化持久战、治水兴水升级战、环境安全保卫战、生态示范创建战“七大标志性战役”,有效统筹产业转型、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加快建设美丽陇南。
 
陇南绿色崛起新成效  发展格局不断优化
 
        陇南市坚持把生态理念融入城乡规划,不断优化国土空间总体布局,精心编制“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围绕“城市园林化、郊区森林化、道路林荫化、庭院花园化、山水一体化、人居生态化”目标,统筹推进市区、县城、小城镇、美丽乡村建设。将全市划分为68个优先保护单元、24个重点管控单元和9个一般管控单元,分类落实生态环境管控要求。科学编制西汉水等12条河流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依法划定河湖管理范围,率先在全省制定河道砂石资源统一经营管理政策,水域岸线的生态功能得到有效维护。
 
污染防治成效明显
 
        陇南市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强重点领域综合治理,严格落实项目环评制度,加强企业生产监管,严厉打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切实做到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2022年,陇南全市环境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位居甘肃省第一,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位居甘肃省第二;2023年1—10月,上述两项指标跃升至甘肃省第一。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河湖“四乱”实现动态清零,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比例达到100%。实施土壤污染防治项目28个,累计投资12.8亿元,完成重金属总量减排任务,组织开展涉镉等重金属污染排查整治,土壤环境质量总体安全可控。持续推进尾矿库监管及安全隐患综合治理,建成尾矿库监测预警应急指挥系统。全市142座尾矿库中,74座已闭库,9座已销库,在用尾矿库均已开展实时在线监测监控。

生态产业快速发展
 
        陇南市聚焦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构建现代产业体系。2022年,全市生态产业增加值达到129.4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3%。持续推动特色山地农业提质增效,坚持以精深加工为牵引推动农业特色产业价值提升、以现代化养殖业为牵引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实施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和畜牧养殖突破提升行动,全市特色产业面积稳定在1000万亩(约合66.67万hm2)以上,2022年产值达240亿元以上。持续推动地域优势工业提级转型,整合资源积极推进矿山、冶金、新型建材、白酒酿造、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优势工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大力推广应用清洁生产工艺,4家企业成功创建国家级“绿色矿山”,4家企业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工厂”,3家企业成功上市。持续推动文旅康养产业提档升级,加快构建“大景区+全域游”格局,统筹推进旅游大景区、古村古镇、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旅游示范村建设。宕昌官鹅沟成功创建为5A级景区,4A级景区数量达到17个,美丽乡村数量达到2100余个,其中,28个村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陇南市牵头成立甘川陕毗邻地区(九寨沟—武都)文旅环线战略联盟,推出5条精品旅游线路。2023年前三季度,陇南市接待游客人数、旅游综合收入超过2019年全年。持续推动新兴数字产业提速崛起,建成油橄榄数字农业、陇南绿茶质量溯源区块链,全市网店数量稳定在1.4万家左右,陇南电商平台入驻商家1300余户,电子商务累计销售额达369亿元。

绿色生活深入人心
 
        陇南市坚持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引导大众树立节能环保意识,大力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加快推动快递包装绿色转型,加强塑料污染全链条防治。全面推进农村“五大革命”,2019年以来,陇南市累计建成农村户用卫生厕所32.05万座,全市行政村卫生公厕实现全覆盖;持续推进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21个重点镇全面建成生活污水收集处理体系,建成乡镇无害化垃圾处理设施27座、农村垃圾收集池4063座,配备垃圾收集、转运车辆2826辆,城乡一体化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基本建成。积极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创建活动,推行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建立绿色消费激励机制,推动全民在衣、食、住、行、游各方面加快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方向转变。发展低碳交通,鼓励绿色出行,让绿色低碳生活成为新时尚。每年组织开展义务植树、环保倡议签名、文艺展演、环保知识问答、环保主题书画摄影展等宣传活动,让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分隔线----------------------------
推 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