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市商州区深入贯彻贯彻执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开展以“蓝天、碧水、净土”三个保卫战及秦岭生态保护专项执法检查为重点的各类专项整治及执法检查工作,全区生态环保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商州区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加强领导,夯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
今年来,以商州区生态委名义制定印发全区2021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多次召开研究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筹备召开了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配合保障省委环保督察等会议13次,修订完善了《商州区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与各镇(办)、生态委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定了2021年度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将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任务纳入镇(办)、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夯实了镇(办)、部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
精准施策,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深入推进碧水保卫战:实施了商州区大荆镇东峪和腰市镇庙湾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城市地下水水源保护、商州区垃圾填埋场扩容等3大类9个碧水保卫战项目。加大入河排污口治理力度,建设收集管网8.5公里,治理入河排污口5处(其中沙河子片区4处、刘湾街道办事处元明社区1处),夜村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水处理量由原来日处理500吨增加到日处理1700吨;同时,杨峪河镇片区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工程启动建设。上半年,城市集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质达标率100%,丹江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标准。
铁腕推进蓝天保卫战:印发了《关于加强2021年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燃放管控的通知》,出动宣传车18台,张贴通告一万张,发放宣传资料八千余份,加大巡查检查力度,制止违规燃放烟花爆竹行为29起,批评教育38人。对辖区工业炉窑开展排查整治,建立了工作台账,关停工业炉窑2台、煤气发生炉2台。完成非道路移动机械编码登记340台、监测105台。印发了《商州区2021年臭氧污染防治攻坚方案》,建立了臭氧污染天气错时生产应急管控机制,发放了《错峰加油降低臭氧污染倡议书》《绿色汽修倡议书》,会同区工信、交通、商务、住建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加强监测预警、联合调度,强力推进夏季大气臭氧污染防治攻坚行动。
稳步推进净土保卫战:完成了商州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疑似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状况调查工作。指导4家土壤污染重点监管企业开展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及地下水年度自行监测方案编制工作。将商洛交投医养结合项目地块及商州区城投(原市氮肥厂)住宅开发项目地块纳入管控名录进行管理。配合商洛市人大开展土壤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工作。全区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
强化管理,扎实开展秦岭生态环境保护
完成全区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及矢量图绘制工作,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实现精细化管理。完成了《商州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规划(2021-2025)》编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稳步推进。投资723万元实施了5个镇6个行政村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项目,对全区已建成的53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委托商州区惠众供水公司托管运行。对全区各镇(办)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开展常态化督查巡查,每月进行评比排名,全区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成效明显。指导28家矿产资源开发企业编制了《生态环境治理方案》,三十里铺一带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通过省上验收,全区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突出重点,扎实推进污染减排
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体系建设的通知》,充分发挥排污许可制的核心作用,逐步实现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上半年核发排污许可证12家,开展排污登记26家。开展了排污许可证证后执法,先后出动120人次,检查企业42 家,纠正违法问题5件。
重拳出击,严厉打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
先后开展了环境隐患风险排查整治、砖瓦及砂石行业专项执法检查、工业炉窑及臭氧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执法检查、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整治等9项专项执法检查活动,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问题。
耐心办理,切实维护群众合法环境权益。
严格落实环境网格化监管工作机制,上半年全区18个镇(办)通过环境网格化监管系统上报日常环境巡查记录26000余条。信访投诉查处率、结案率和回复率均达100%,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环境问题,切实维护了人民群众合法环境权益。
以点带面,不断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宣传。
开展了“6•5”世界环境日系列宣传活动,设立展台10个、发放宣传品1万余份、手机短信15万条。组织开展科技之春、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等宣传活动。通过大力宣传,全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进一步增强、生态文明素养进一步提高。
下一步,持续开展夏季臭氧污染防治攻坚强化行动,扎实推进“散乱污”企业整治、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工业炉窑治理提升、建筑和道路交通扬尘治理、老旧车、高排放柴油货运车、冒黑烟车和无牌车管控专项行动,坚决打赢夏季臭氧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实施涉水企业污染治理提标提升工程,实现生活污水能收尽收;深化土壤环境状况调查,加强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强化源头风险管控和修复,保障土壤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守护好秦岭生态环境,严查各类破坏秦岭生态环境的行为,持续铁腕执法,保持对生态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和高压态势。(曹小华 郭卫防 冀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