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汾阳市年综合指数4.73,同比改善12.1%,居吕梁市第1位……PM2.5同比下降18.2%,PM10同比下降15.5%,NO2同比下降23.3%……司马断面、安固桥断面水质均达到Ⅲ类……
一组组数据、一项项荣誉的背后凝聚着汾阳市委、市政府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如今的汾阳,以崭新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
近年来,汾阳市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坚决扛牢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保护责任,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抓手,全面开展精准治污、持续增绿、转型发展系列工作,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壮美图景正徐徐展开。“蓝天白云,绿树成荫,感觉呼吸的空气比以前好了很多,整个人都精神气爽。”这几年,广大汾阳市民、游客和常住汾阳的外地人经常对汾阳美好的生态环境表达出这样的赞美。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近年来,汾阳市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蓝天、碧水、净土”等战役稳步推进。
深入推进蓝天保卫战。大力提升工业企业治污水平,金塔山煤焦和文峰焦化已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督促国峰煤电及两家焦化企业进行污染深度治理;积极开展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绩效分级工作,提升企业清洁生产水平;排查包装印刷、汽修喷漆、再生橡胶等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大的工业企业清单
强化人防技防结合水平,充分利用智慧环保、臭氧走航、激光雷达等技术措施,对工业企业污染、餐饮油烟排放、国省道路工地扬尘等问题精准溯源,全面管控;组织焦化、橡胶、化工等高排放行业企业,实施错峰生产和重污染天气减排。强化移动源联合执法,出动执法人员采取现场随机抽检、排放检测比对、远程监控排查等方式排查检验机构。
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加强水环境监管,严格入河排污口审批制度,对非法排污口进行全面封堵;利用210个河道视频点位,实现入河排污口、农村排口、溢流口全覆盖监管;加强汛期污染管控,确保汛期不出现“偷排、漏排、混雨水排污”等现象。强化水源地保护,完成水源地水质监测,取缔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内散乱污企业,确保饮用水源100%达标。实施生态流量管理,建立发生水污染事故的应急补水保障机制,对磁窑河、文峪河等河流每月实施常态化干流补水,保障河流水质稳定。 切实抓好土壤污染防治。防控土壤风险,持续推进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成果应用,推进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加强危废固废管理,健全完善危险废物管理制度,制定规范化管理评估工作方案,持续加强危险废物全过程监管;按照《吕梁市“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要求,有序推进各项工作任务;开展固废处置企业自查自纠,督促问题整改。严格建设项目准入,严格把关在优先保护类耕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的集中区域,未规划新建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建设项目;依法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风险评估,确保用地无污染。
一系列政策“拳拳到肉”,一项项措施“寸寸入骨”。随着汾阳市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一幅幅蓝天常驻、空气常新的美好画卷正在汾阳大地徐徐展开。
夏日的汾阳市三汇河,阳光恬静,碧波荡漾,成群的鸟儿时而嬉戏觅食、时而盘旋飞舞。碧水蓝天间,不时传出阵阵鸟鸣,引来不少摄影爱好者拍照、观赏。


近年来,汾阳市坚持在优化顶层设计上下功夫,有效健全完善大生态、大环保、大治理的工作格局,形成生态环境保护的强大合力。
构建智慧监管体系。以“实时监测、精准溯源、预警预判、科学指挥、网格管理、全民参与”为核心,利用GIS地理信息、数据可视化、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卫星遥感监测等先进技术,构建完善的智慧感知网络和大数据分析软件平台。智慧感知网络主要由16套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标准站、181套微观站、42套道路扬尘监测站、31套高点视频监控、2套激光雷达、1台环境空气质量移动监测车、4套水质自动监测设施、210套河道视频监控、无人机等设施和网格巡查员构成。大数据软件平台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由污染整体概括地图直观展示、数据图表分析构成的全方位监测数据呈现;由城区污染事件监管、跨界区域传输监测、综合分析溯源预警构成的城区污染事件监管;由重点企业视频监控、重点企业用电监管、污染源在线监测、重点企业厂界空气质量监测构成的重点企业全过程监管。平台还具备大屏值守、全天候调度、微信实时推送和热线提醒等功能。
实施环境空气质量精细管控。实时对城市污染事件监管,通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站、微观站、道路扬尘监测站等实时监测,安排24小时巡查网格员开展巡查,对存在问题及时反馈并报回整改落实情况;通过高点视频实时监控,及时发现秸秆、垃圾焚烧、燃煤散烧、工地扬尘等污染事件,实现区域内污染源的实时排查,对污染事件督促落实整改;通过监测数据及高点视频画面有效结合,精准锁定并及时有效处理城区污染事件,提升工作效率。细化重点企业全过程管控模式,通过对重点企业污染源在线监测数据、工况和用电监管等数据的整合,实现对重点企业有组织排放的监管,确保时刻处于最优值排放;通过重点企业的厂界空气标准站的监测、视频监控实现对企业无组织排放的监控,有效降低环境风险;对焦化等重点企业的焦炉、原料库等生产环节和排口、在线监控设备室等排污环节实施24小时视频监控,强有力规范企业生产行为。有效甄别跨界传输过程,在北、东、南部建立县市区跨界污染监测带,通过卫星遥感+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微观站+走航监测等手段,科学判定跨界污染传输,及时协调周边县市,做到联防联控。

炎炎夏日,畅游三汇河,欣赏落日余晖,河岸线与天际线勾勒出“长天一色”的诗意,这是汾阳市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最好例证。
“现在的禹门河公园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美不胜收,是会客厅,也是后花园。”这是市民武女士对禹门河公园的赞美。
蓝天、白云、绿树、碧水交相辉映,六月的禹门河,波光粼粼、鸟语花香。傍晚时分,市民或漫步于林间小道或锻炼身体、闲坐聊天,尽享闲暇时光。
良好的生态环境,来自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的有力保障,汾阳市实实在在地打响了一场生态环境治理的硬仗。

强化轮岗考核。生态环境部门以跨区交流、合理流动、科学调配为原则,坚持廉政作风、工作业绩同时考核,每半年开展一次执法队伍轮岗考核,调整各中队监管的重点企业和辖区,坚决将“山头主义”“人情执法”扼杀在萌芽状态,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过硬的执法队伍。实施轮岗机制后,出动执法人员立案查处235宗,查封扣押78宗,移送行政拘留43宗,移送涉嫌环境犯罪6宗。种种数据显示,通过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执法效能不断增强,对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态度有效贯彻,坚决打击了生态环境违法犯罪活动。
业务执法融合。业务股室和执法队密切联动,除共同开展现场检查外,执法队将各业务股室提出的行业治理需求打包纳入综合执法,一次出动完成多项检查,并及时将检查结果收集汇总反馈,业务股室根据结果建议,进一步完善改进治理标准,形成行业管理正循环,既减少了执法检查频次,又提高了管理能力水平。
强化部门联动。针对餐饮油烟管控、扬尘治理、柴油货车尾气治理重点任务,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统筹,生态环境部门组织,城管、环卫、交通、交警等部门配合,采取联合检查、分工负责等方式,精准开展综合执法,形成监管执法合力。强化与公检法等部门联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密切衔接,常态化打击环境违法犯罪,全面提高执法能力水平。
既出雷霆之举,又下绣花功夫,汾阳市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牢牢守住生态环境安全底线,把“知道”和“做到”的答卷写在大地上。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蓝天当纸,绿水为墨,汾阳市将以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以服务高质量绿色发展为导向,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目标,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努力闯出一条生态环境保护的新路,用生态文明建设“高分答卷”为百姓幸福生活添彩。(白小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