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联合国2023年水事大会在美国纽约闭幕,本次大会是近50年来联合国层面规格最高、影响力最大的涉水专题会议。随着气候变化加剧,与水有关的气候灾害变得更加频繁,比如洪水、干旱和风暴等。同时,城市化进程正在加快,水卫生相关的问题也越来越凸显。
C40城市气候领导联盟在去年发布的《水安全城市》报告指出,如果不采取紧急气候行动,全球变暖趋势仍无法得到一定的抑制,人们将面临更频繁、更严重的洪涝灾害,经济、健康和社会等各方面将受到更深远的影响。
C40调研了其97座成员城市的水安全情况,这些城市覆盖了全球七亿人口及四分之一的经济。基于目前的防洪措施,C40预计在未来30年内,成员城市中740万人将面临河流洪水,所有成员城市每年的年均损失将达到640亿美元,每年有1360亿美元的GDP生产活动将会受到影响。其中,发展中国家人口受到的影响可能是发达国家的10倍,当地居民的生计乃至人身安全面临着更大威胁。此外,沿海洪水造成的危害也不容小觑,C40预估未来30年内,沿海洪水对成员城市造成的损失将达到190亿美元,是当前水平的四倍多。
对此,许多城市正在加强对水和气候变化的关注,实施与水安全相关的气候行动。
以非洲城市拉各斯为例,房在水中,车在水中,人也在及膝的水中——这是该市雨季面临的现实。拉各斯是尼日利亚旧都,它位于非洲西海岸,处于河流交汇处,雨季降水量大。这意味着这座城市面临着三重水威胁:河流、海岸和雨水。面对这些水安全威胁,拉各斯积极采取行动。
拉各斯制定洪水管理计划,疏通城市排水网络,积极使用透水表面,以减少雨后的城市积水,防止河流泛滥和水体污染;该市与河道沿线社区合作,进行防洪减灾宣教活动,呼吁居民不要将废弃物排放到河流中,以防引起河道堵塞和污染;该市建立了洪水预报系统和气象观测站,以监测未来可能发生的洪灾。除了这些缓解措施之外,拉各斯为了适应洪涝而建立了42条渡轮航线,改善水上交通网络,以确保在城市洪涝中公共交通能够继续正常运转。
对于未来,拉各斯提出了一个颇具雄心的计划,该市希望将每个家庭都纳入其可持续排水计划。据计划,每户居民家里都将安置一个集水器,在降雨期间由居民收集并存储雨水,以减少雨水流入街道。在降雨后,居民可自行将存储的雨水排入街道上的排水沟。拉各斯州排水服务局常任秘书长肖登德·努鲁登·奥卡莱坎 (Shodeinde Nurudeen Okalekan) 提出:“如果每家每户都能存储雨水,拉各斯 90% 的雨水径流就将被控制住。”
相比拉各斯,拉美城市里约热内卢受沿海洪水威胁更严重。根据C40预测,到本世纪末,里约热内卢10%的城市区域将在涨潮时,每天被洪水淹没两次。目前该市正采取预测、警示、修建基础设施等措施来应对。
为评估不同区域的风险,里约热内卢通过分析地理位置、与水体的接近程度和土地渗透性,得出了不同区域对洪水的敏感指数,绘制了易受洪水影响区域的地图,作为综合洪水风险评估的参考。为减少洪水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当预测到严重降雨事件时,里约热内卢会通过短信发出洪水警报,强烈建议市民前往预先建造的避难所,在居民前往避难所的过程中,能得到训练有素的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此外,里约热内卢修复了Praça Niterói水库,该水库由三口大型地下井组成,总蓄洪量为5800万升。
各个城市的洪涝应对方案有各自的特色,但也有一定的共性。C40认为,城市可以尽快制定应急响应计划,强调河流流域管理,实施防洪的绿色解决方案(如生物洼地、雨水花园),采取人工的防洪屏障。同时,C40强调,很多水安全问题不仅限于城市,更会超出城市管理边界——例如堤坝、水库等防洪基础设施是由国家或地区统一管理的。市长们需要在各个层面建立伙伴关系,以解决他们的城市可能面临的水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