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讯 近日,生态环境部在北京组织召开黄河干流中下游及部分支流入河排污口排查工作启动会,就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主要目的是紧紧围绕党中央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扎实推进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记者从启动会上获悉,根据生态环境部统一部署,此次排查主要是针对黄河干流陕西山西段、渭河流域以及石川河流域4500余公里的岸线,涉及3省14个市(区)开展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忻州、西安、宝鸡、咸阳、铜川、渭南、延安、榆林、韩城、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临汾、运城、吕梁、天水等市(区)先后就如何做好组织实施,切实担起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主体责任在启动会上作了发言。
入河入海排污口虽小,但是对水体环境的影响大,这个小小的口子一头连着江河湖海,一头连着跟百姓密切相关的生产生活,是打通水里和岸上的关键环节。启动会上,西安市副市长张涌表示,生态环境部组织开展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既是对我市前期工作的全面检验,更是对我市今后全面做好渭河和石川河生态保护工作的督促和检查,我们将严格按照排查工作的总体安排部署,主动靠前、积极配合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我市高度重视水污染防治工作,把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作为水污染治理的关键环节。后续,我市将根据排查结果,建立问题台账,编制整治方案,分批分类规范化整治,确保整治任务做到实处。针对排查整治中发现的问题,坚持举一反三,立权责清晰、管理规范、监督到位的长效监管机制。”宝鸡市委常委、副市长时镇介绍说。咸阳市委常委、副市长杨武民在发言时也表示,要坚持边排查、边溯源、边整治,逐一厘清入河排污口的责任主体、使用状态、污水来源,真正做到每一个排口都有据可查、有人管理。同时,还要加快补齐环保基础设施短板,持续推进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加快污水管网建设改造,因地制宜,实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强工业污水治理管控,彻底解决“问题在水里,根子在岸上”的问题,确保渭河流域黄河流域渭河干流咸阳段的水质不断向好。
自2023年4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指出,黄河流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河道、湖泊的排污口组织开展排查整治,明确责任主体,实施分类管理。铜川市委常委、副市长刘浩在启动会上表示,这次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工作,涉及我市河流长度59.5公里,总面积136平方公里。我市将以本次排查为契机,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对航拍的疑似点位全面深入排查,明确专人负责,逐项整改落实,确保问题清仓归零。渭南市副市长李建强也同样表示,我市将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多措并举,强化排污口监管,从源头强化污染物排放,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特别是要全力组织好、配合好、保障好本次现场排查工作,并对排查反馈问题,实施分类整治,做到“依法取缔一批、清理合并一批、规范整治一批”,确保“应查尽查、应改尽改”。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指出,加强和规范排污口监督管理,是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的有力抓手,是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对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保护和建设美丽河湖、美丽海湾具有重要作用。在启动会的发言中,延安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成员张强表示,延安高度重视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深刻认识管好入河排污口对倒逼水源污染治理,改善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意义。我市将这次现场排查作为针对我市黄河干流和部分支流进行全面体检的重要工作来抓,做好发现问题的整改工作,对现场排查中发现的问题,我们将主动跟进、举一反三,及时和排查组专家沟通对接,明确整改措施,落实好整改责任,限期整改到位。在发言中,榆林市副市长徐刚则表示,我市将对排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照单全收,按照三个“一批”和四个“精准”的要求,坚持“一口一策”,制定整改方案,夯实责任主体,明确整改实践、落实整治任务,扎实推进问题整改,确保真整改、全整改、彻底整改。同时,强化生态环境领域执法监管,构建长效监督管理机制,防范问题反弹,全面提升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
今年2月24日,生态环境部在京召开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推进会。会议强调,要充分考虑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当前宏观形势,坚持系统观念,尊重自然规律,找准主攻方向,保持战略定力,更加积极主动地推进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启动会上,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董立民表示,对于此次排查出的排污口,我们将全面认领,建立台账,按照“一口一策”的原则,全面整改,确保完成一个销号一个。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以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常态化开展辖区内三河两渠道排污口的查、测、溯、治,细化完善排污口监督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责任明晰、设置合理、管理规范的符合排污口长效监督的管理机制,为推动杨凌示范区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支撑。“此次生态环境部统一安排开展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现场排查整治工作,是上级对我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工作的全面检阅。作为滨黄城市,我们将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迅速有力,全力全方位配合开展好现场排查工作。”韩城市委常委、副市长雷进飞说。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还提出,2023年底前,完成长江干流及重要支流、重点湖泊、重点海湾排污口排查;推进长江、黄河干流及重要支流和渤海海域排污口整治。2025年底前,完成黄河流域范围内所有排污口排查;建成法规体系比较完备、技术体系比较科学、管理体系比较高效的排污口监督管理制度体系。为此,生态环境部明确今年要全面完成重点湖泊、重点海湾排污口的排查,还要完成80%的溯源以及30%的整治任务。忻州市副市长耿鹏鹏在发言中表示,我们坚决扛牢属地主体责任,对现场排查工作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认账、领账,账单全收,严格按照“一口一策”原则,坚持立行立改与长期整治相结合,制定整改方案,限期整改、逐项消号,切实消除污水治理隐患,筑牢水生态环境安全防线。“对排查组检查发现的问题,我市第一时间明确整改措施、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以最快速度完成整治,同时举一反三对全市范围内的入河排污口大力开展排查整治,坚决取缔非法排污口。”临汾市副市长乔飞鸿表示。
记者还从启动会了解到,运城、吕梁、天水三市政府的相关负责人在启动会也表示,对于在现场排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一方面要主动认领、建立台账、压实责任,坚决做到立行立改;另一方面健全入河排污口管理长效机制,持续巩固整治成效,坚决防止问题反弹,确保入河排污口整治彻底、管理到位。
文/于宝源